中华龙

王军馆长与来参观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的外国留学生合影

首届三五将军文化月共和国将军林开园将帅后代合影

2006年5月5日在三五文化中心有幸和毛泽东主席嫡孙毛新宇博士和六位共和国将军合影

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年“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在哈尔滨电视台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奖

开国将帅林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记忆 > 黑龙江三五国防文化博物馆: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伦剪纸作品赏析(一)

黑龙江三五国防文化博物馆: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伦剪纸作品赏析(一)

2020年06月12日 06:46:45 来源:国防文化园 访问量:3117

黑龙江三五国防文化博物馆

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伦剪纸作品赏析(一)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即1921年到1949年这28年,历史不该忘记,人民没有忘记“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人物评选,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人物评选,世人瞩目。其活动目的要是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对祖国最深厚、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百位英雄模范人物—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1938年夏,她们随第5军第1师部队西征。在西征中,她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10月上旬,部队在经过牡丹江下游支流乌斯浑河西岸时,日伪军千余人趁夜来袭。次日拂晓,师首长命令8名女同志先行渡河。当她们要下河时,突然枪声大作,日伪军发起了进攻。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8名女战士,放弃渡河,分成3个战斗小组一齐向日伪军开火。日伪军遭到来自侧后方的打击,分出一部分兵力向河边压来。抗联主力部队顺利突围。日伪军加强兵力向冷云等据守的河岸阵地扑来,企图活捉她们。弹尽援绝的8位女英雄毁掉枪支,挽臂涉入波涛滚滚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

百位英模人物-于化虎

于化虎(1914-2004)男,汉族,山东省海阳县人,中共党员。1940年组织基干民兵队伍,投身抗日行列。他带领民兵制造出踏雷、绊雷、连环雷、夹子雷、钉子雷、梅花雷等20多种地雷,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威震胶东。一直到抗战胜利为止,他亲手培养起来的爆炸模范仅3个地区就有20多名,会使用5种以上地雷的爆炸手达1400多人,他曾创造一枚地雷杀伤7名敌人的纪录。1945年被胶东军区授予“爆炸大王”称号,评为“胶东民兵英雄”。1950年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英模代表会议,被评为“全国民兵英雄。电影《地雷战》的主人公赵虎,主要就是根据于化虎和另一位爆炸大王赵守福的事迹创作的。2004年于化虎去世。

百位英模人物-小叶丹

小叶丹(果基约达,1894-1942) 男,彝族,四川省冕宁县(今彝海乡)人。彝族首领。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受到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和彝族部族武装的阻挡。由于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纪律,绝不向受苦受难的彝族同胞开枪,小叶丹深受感动。5月22日,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红军授予他“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红军在他派出的向导带领下,顺利走出凉山彝族地区。红军过后,彝族人民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疯狂报复和迫害。1942年6月18日,小叶丹遭到被国民党军队收买的部族武装伏击身亡。

百位英模人物-马本斋

马本斋(1902-1944)男,回族,河北省献县人,中共党员。早年投身奉军,逐级升至团长。“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弃官返乡。全国抗战爆发后,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后,历任: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总队长。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从1937年至1944年,他率回民支队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屡建战功。1943年底,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指战员“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百位英模人物-方志敏

方志敏(1899-1935)男,汉族,江西省弋阳县人,中共党员。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1934年11月初,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在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被俘时,国民党士兵搜遍他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文稿。“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等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百位英模人物-毛泽民

毛泽民(1896-1943)男,汉族,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共党员。1921年参加革命,1925年2月随兄毛泽东到湘潭、湘乡开展农民运动,随后,辗转上海、武汉、天津、香港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以后。历任闽粤赣军区经理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兼国家银行行长、兼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兼任国家对外贸易总局局长、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新疆省财政厅、民政厅厅长等职。他长期执掌财政大权,却廉洁奉公,一尘不染。1942年9月17日,与陈潭秋等共产党员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在狱中,敌人对他软硬兼施,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43年9月27日,被敌人秘密杀害。

百位英模人物-王尔琢

王尔琢(1903-1928)男,汉族,湖南省石门县人,中共党员。王尔琢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曾任学生队分队长,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与国民革命军第3师的改编工作,任东路先遣军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后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26团党代表、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同年8月,率该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广东后,率部参加三河坝战斗。后随朱德、陈毅等转战闽粤赣湘边,坚持武装斗争。1928年1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率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他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不仅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适合于红军的战略战术,而且每次大的战斗,都亲临火线直接指挥部队作战。他曾先后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率28团英勇作战,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会剿”,成为纵横井冈山的一员骁将,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飞兵二十八团”的佳誉。同年8月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百位英模人物-王尽美

王尽美(1898-1925) 原名王瑞俊,男,汉族,山东省莒县人,中共党员。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1年春,他与邓恩铭等发起创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10月,在他直接领导下,京奉铁路山海关工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历经9天,取得斗争胜利。紧接着,他作为总同盟罢工指挥部重要成员之一,参加领导秦皇岛开滦五矿工人总同盟罢工斗争。同年11月,他在山海关领导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党的三大后,王尽美根据党的决议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于1924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去北京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国民会议运动讲演大会。归途中,在天津饭店受到孙中山的接见,并被委以国民会议特派宣传员。长期的忘我工作和艰苦生活,使王尽美患上了严重的结核病。1925年春节前夕,因疲劳过度吐血晕倒,进院治疗。时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他毅然出院与邓恩铭等一起组织领导胶济铁路全线、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同年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逝世,终年27岁。

百位英模人物-王若飞

王若飞(1896-1946)男,汉族,贵州省安顺县人,中共党员。早年曾赴法国勤工俭学后赴苏联学习。回国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中共中央训练部主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参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1931年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获释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全国抗战爆发后,先后任中央华中兼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八路军副参谋长。1940年春至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1944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书记,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百位英模人物-邓 萍


邓 萍(1908-1935)男,汉族,四川省富顺县人,中共党员。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秋被派到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彭德怀任团长的第1团从事兵运工作。在该团秘密组织成立中共党支部和团委,任书记。1928年7月参与组织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开辟湘鄂赣苏区。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6月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红5军军长,参与指挥红3军团进行长沙战役和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3年7月兼任红军东方军参谋长,参与指挥所部入闽作战。在中央苏区,曾兼任红5军随营学校教育长,参与筹建工农红军学校,任副总队长兼教育长,培养了大批红军干部。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年10月参加长征,协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1935年2月27日,在遵义战役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岁。

百位英模人物-邓中夏

邓中夏(1894-1933)男,汉族,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共党员。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3年参加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军事部代部长、中共广东省委代书记。1928年赴莫斯科,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0年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央代表赴湘鄂西根据地,任湘鄂西特委书记、红2军团(后改为红3军)政委、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2年到上海任全国赤色互济会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1933年5月被捕。在狱中,被叛徒供出身份,他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经受了敌人金钱厚禄的利诱和严刑拷打的考验。1933年9月21日,他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昂首走向刑场,英勇就义。中共第二届、五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百位英模人物-邓恩铭

邓恩铭(1901-1931)男,水族,贵州省荔波县人,中共党员。1918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2年1月,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7月参加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底赴青岛创建党组织,先后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大革命时期,先后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全市工人大罢工,组织成立青岛市各界联合会和市总工会。大革命失败后,辗转山东各地,领导党组织开展斗争。八七会议后,任山东省委委员。1928年春任青岛市委书记。1928年12月,在济南被捕。在监狱中,领导其他党员组织越狱斗争。1931年4月英勇就义。

百位英模人物-韦拔群

韦拔群(1894-1932)男,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中共党员。1916年初在贵州加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参加了护国战争。后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到黔军任参谋。在五四运动影响下,1920年离开黔军到广州加入“改造广西同志会”,次年回东兰从事农民运动,先后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和“国民自卫军”。1925年初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东兰继续从事农民运动,主办农讲所,培养骨干,发展农会和农民武装,把农运推向右江地区。1926年领导成立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任主任,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根据地,任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第3纵队司令员、第21师师长。1930年11月,红7军主力奉命北上,离开右江根据地,他坚决服从军前委命令,带领百余人留在右江根据地,发动群众,重新组建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他一家20余人,包括他的儿子在内的10多位亲人惨遭敌人杀害。1932年10月19日,被叛徒杀害于广西东兰赏茶洞。

百位英模人物-冯 平

冯 平(1899-1928)男,汉族,海南省文昌县人,中共党员。五四运动时期,冯平带领海南的进步青年学生投身革命洪流。1923年,赴苏联学习。回国后到广东省农民协会工作。1926年初受党委托,回琼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先后任中共琼崖特委委员兼军事部部长、琼崖工农革命军总西路军总司令,领导琼崖西路的澄迈、临高、儋县三县开展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开辟、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广东省国民党反动当局派第十一军第十师及谭启秀独立团4000余人对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围剿”,冯平被迫率部转移。由于叛徒出卖,5月9日,冯平在琼山县西昌地区仁教岭被国民党军包围,弹尽负伤被捕。敌人把冯平绑在竹椅上抬着“示众”。冯平毫无惧色,对前来围观的数千名群众进行革命宣传:“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了一个冯平,还有千万个冯平!革命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1928年7月4日,冯平在澄迈县金江镇英勇就义。

百位英模人物-卢德铭

卢德铭(1905-1927)男,汉族,四川省宜宾县人,中共党员。1921年考入成都公学,期间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春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1月,任叶挺独立团第2营第4连连长。1926年5月,率部作为北伐先锋挺进湖南。在北伐战争中,由于作战勇敢,先后升任独立团第1营营长、第73团参谋长、第4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1927年8月2日,率警卫团前往南昌参加起义。9月9日,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起义部队总指挥。起义受挫后,在文家市前委会议上,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这对于会议统一思想,起了重要作用。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27年9月25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萍乡芦溪遭到江西国民党军队的袭击。为了掩护部队撤退,卢德铭英勇牺牲,年仅22岁。

百位英模人物-叶 挺

叶 挺(1896-1946)男,汉族,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共党员。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被派赴苏联学习。回国后,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独立团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他率部勇往直前,连战皆捷,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为4军赢得“铁军”称号。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在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抗战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5日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7日复电,称赞他忠诚地为中华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种种严重考验,决定接受他入党。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百位英模人物-左 权

左 权(1905-1942)男,汉族,湖南省醴陵县人,中共党员。左权1924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红5军团15军军长兼政委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并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以及直罗镇、东征等著名战役战斗。全国抗战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威震敌后。1941年11月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进行黄崖洞保卫战,经8昼夜激战,以较小的代价歼敌千余人,被中央军委称为“‘反扫荡’的模范战斗”。从1939年至1941年,他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等文章,总结敌后抗战经验。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百位英模人物-白求恩

白求恩(1890-1939)男,加拿大安大略州人,加共党员。诺尔曼·白求恩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为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中国军民服务,于1938年3月到达延安,随即转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他积极投入到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疾,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高度责任心,堪称模范。他虽年近五旬,但多次为伤员输血,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1939年10月下旬,在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终因伤势恶化,感染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百位英模人物-任常伦

任常伦(1921-1944)男,汉族,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中共党员。任常伦17岁加入本村抗日自卫团,19岁参加八路军,编入山东纵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8月,任副排长,出席山东军区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并获山东军区“一等战斗英雄”称号。代表大会刚刚结束,他得知敌情后,日夜兼程赶回部队。此时,他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肩膀里还嵌着敌人的弹片,但他坚决要求参战。战斗打响了,他和全排战士奉命抢占制高点。他带领战士发起冲锋,抢在日军前占领了制高点。接着,他又带领战士们夺取了被日军占领的小高地。在坚守小高地的战斗中,他带领战士们坚持在阵地前沿,子弹打光了,手榴弹用完了,增援部队还没有赶到,他坚定地对战士们说:“我们没有子弹有刺刀,人在阵地在!”他带头冲向日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白刃战,一人连续刺死5名日军,终于带领战友们守住了阵地。他却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

百位英模人物-关向应

关向应(1902-1946)男,满族,辽宁省大连市人,中共党员。关向应1924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赴苏联学习。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央军事部副部长。1930年后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等。1930年冬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1932年后任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委员、湘鄂西军事委员会主席、红3军政委、红2军团副政委。1935年11月,同贺龙、任弼时等指挥红2、6军团开始长征。长征途中,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行径作了坚决斗争。后任红二方面军政委、中革军委委员。全国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政委,参与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起任晋西北军区政委、晋绥军区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由于长期艰苦的战斗环境,积劳成疾,1941年秋到延安休养。1946年7月21日在延安病逝。

百位英模人物-刘老庄连

刘老庄连: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3师7旅19团第4连82名官兵,在淮北刘老庄战斗中全部壮烈殉国。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该部奋勇阻击各路敌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安全转移。18日晨,日伪军进行第三次合围。4连奉命组织防御。全连82人凭借村前交通沟,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全连却陷入日伪军重围。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绝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日伪军集中炮火对4连阵地进行毁灭性炮击,并以大队骑兵实施冲击。4连官兵在强敌面前,坚定沉着,不惧牺牲,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近百人,苦战至黄昏,终因寡不敌众,全连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称刘老庄连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百位英模人物-刘志丹

刘志丹(1903-1936)男,汉族,陕西省保安县人,中共党员。刘志丹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受党指派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4月,参与领导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后在陕甘边开展兵运工作。1931年10月,和谢子长等组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游击队,任副总指挥、总指挥,开辟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把陕北、陕甘边两块苏区连成一片,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长征之后的落脚点。1935年9月,刘志丹任合编后的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劳山战役。刘志丹经常教育部队顾全大局,绝对服从中共中央的领导和调遣。在他的影响下,陕北红军与中央红军团结一致,共同对敌。1936年,刘志丹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挺进晋西北,屡克敌军。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为纪念他,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百位英模人物-刘胡兰

刘胡兰(1932-1947)女,汉族,山西省文水县人,中共党员。全国抗战爆发后,在党的领导下,云周西村涌现出一批抗日积极分子,一些贫苦农民相继入党,并成立了党支部。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抗战胜利后,阎锡山的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自卫武器,保卫抗战胜利成果。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党组织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1946年2月,刘胡兰参加了我军反击阎锡山顽军作战的东庄战斗的支前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刘胡兰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国民党军和地方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获。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英勇牺牲。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百位英模人物-向警予

向警予(1895-1928)女,土家族,湖南省溆浦县人,中共党员。向警予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1919年秋参加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10月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1921年底回国,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湖北省委负责人之一,党的大部分领导同志先后转移出去,她主动要求留在武汉,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坚持党的秘密斗争。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出卖,她不幸被捕。敌人一次又一次对她严刑逼供,但她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国民党反动派无计可施,遂决定在5月1日这个全世界工人阶级的节日里杀害她。走向刑场时,她视死如归,沿途向广大群众进行讲演。敌人极端恐惧,宪兵们凶残地殴打她,但她仍滔滔不绝地演讲。刽子手们残忍地给她嘴里塞满石块,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在武汉余记里空坪刑场,向警予英勇就义,年仅33岁。中共第四届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

百位英模人物-寻淮洲

寻淮洲(1912-1934)男,汉族,湖南省浏阳县人,中共党员。寻淮洲1927年9月随浏阳工农义勇队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到井冈山,参加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排长、连长,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反“会剿”作战。1929年春随红4军转战赣南、闽西。1932年12月任第21军军长。率部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3年2月在第四次反“围剿”的黄陂战斗中,率21军插入敌后,切断国民党军第52师退路,为全歼该师创造了条件同年10月任红7军团军团长。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7月,他和乐少华奉命转战闽浙皖赣边。11月所部进入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他任第19师师长,继续率部北上。同年12月,在安徽太平(今黄山)谭家桥战斗中,他指挥部队同数倍于己之敌展开激战,不幸腹部中弹。在弥留之际,口中还在反复地念着:“北上抗日!北上抗日!”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

百位英模人物-戎冠秀

戎冠秀(1896-1989)女,汉族,河北省平山县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任下盘松村妇女救国会会长、八路军伤病员转运站站长。解放战争时,戎冠秀把最小的儿子送上前线。在她的带领下,革命老区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竞相上战场的动人情景。她积极组织妇女做军鞋、送军粮,出色完成了各项支前任务。在她的带动下,晋察冀解放区涌现出一大批“戎冠秀小组”。新中国成立后,戎冠秀历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生产队队长、中共平山县委委员、平山县妇女联合会名誉主任。1950年9月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后多次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会议和拥军优属表彰会议。改革开放后,年逾八旬的戎冠秀,积极参加家乡的建设事业,为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献计献策。她一如既往地关心人民子弟兵,不顾年老体弱,多次向边防战士赠送锦旗,写慰问信,鼓励他们安心卫国戍边。1989年8月12日,戎冠秀因病逝世,享年93岁。

百位英模人物-朱 瑞

戎冠秀(1896-1989)女,汉族,河北省平山县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任下盘松村妇女救国会会长、八路军伤病员转运站站长。解放战争时,戎冠秀把最小的儿子送上前线。在她的带领下,革命老区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竞相上战场的动人情景。她积极组织妇女做军鞋、送军粮,出色完成了各项支前任务。在她的带动下,晋察冀解放区涌现出一大批“戎冠秀小组”。新中国成立后,戎冠秀历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生产队队长、中共平山县委委员、平山县妇女联合会名誉主任。1950年9月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后多次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会议和拥军优属表彰会议。改革开放后,年逾八旬的戎冠秀,积极参加家乡的建设事业,为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献计献策。她一如既往地关心人民子弟兵,不顾年老体弱,多次向边防战士赠送锦旗,写慰问信,鼓励他们安心卫国戍边。1989年8月12日,戎冠秀因病逝世,享年93岁。

百位英模人物-江上青

江上青(1911-1939)男,汉族,江苏省江都县人,中共党员。江上青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就读于上海“艺大”,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艺大”地下党支部书记,从事地下学运工作。1938年8月,遵照党的指示到安徽,在中共安徽省工委领导下,参加了安徽省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第八工作团,在大别山区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1月,皖东北地区被日军占领后,受中共安徽省工委派遣,他和一批共产党员到皖东北泗县工作,利用合法身份,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培训抗日干部,建立抗日武装,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干部。同时,在秘密党员中建立了中共皖六区专署特别支部,任特支书记。1939年3月,中共皖东北特委成立,杨纯任特委书记,江上青为特委委员。他们协助中共豫皖苏省委领导,推动皖东北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1939年7月29日,遭地主反动武装伏击,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百位英模人物-许继慎

许继慎(1901-1931)男,汉族,安徽省六安县人,中共党员。许继慎1921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汪精卫武汉国民政府叛变后,曾以独立师师长的职位作诱饵,妄图策动许继慎叛党,被他断然拒绝。大革命失败后,许继慎在安徽、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0年春被党中央派往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领导整编鄂东北、豫东南、皖西3块根据地红军,实现了鄂豫皖红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此后,指挥红1军英勇作战,相继取得英山、四姑墩、光山、金家寨、香火岭等战斗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1931年1月第1、第15军合编为第4军后,先后任第11、第12师师长。率部取得双桥镇大捷,获鄂豫皖红军首次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一次“围剿”。此后,坚决反对张国焘提出的远离苏区、冒险进攻的错误军事行动方针。1931年11月牺牲。

百位英模人物-阮啸仙

阮啸仙(1897-1935)男,汉族,广东省河源县人,中共党员。阮啸仙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参加广东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一次国共合作后,他先后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组织干事、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大革命失败后留在广州坚持秘密斗争,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后任中共广东仁化县委书记,领导举行仁化大暴动。在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后任中共江西省委秘书长、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江苏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在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3年冬到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2月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审计委员会主任。中央红军长征后,任中共赣南省委书记兼赣南军区政治委员。1935年3月,在指挥突围的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

百位英模人物-佟麟阁

佟麟阁(1892-1937)男,汉族,河北省高阳县人,中国国民党党员。佟麟阁早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曾任冯玉祥部陆军第11师第21混成旅旅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驰骋察省,打击日军,收复失地,为察省光复作出了贡献。193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驻守平津一带。卢沟桥事变后,他率部奋勇抗击日本侵略军。7月28日,在北平城外南苑的第29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他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29军拼死抗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说“个人安危事小,抗敌事大”,仍率部激战。头部又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193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他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南沟沿改名为佟麟阁路,以示纪念。

百位英模人物-吴运铎

吴运铎(1917-1991)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共党员。吴运铎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全国抗战爆发后,不远千里,奔向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等职。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91年5月2日在北京逝世。

通知




需要建设抗战胜利百位英模馆,可以联系馆长助理。可销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伦剪纸,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傅作仁老师弟子宋广剪纸艺术品,一套共计100幅,规格:55*7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汤精配制代表性传承人、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欢迎您的到来!





哈尔滨粒粒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控股的哈尔滨粒粒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前身哈尔滨三五调味品有限公司1995年)。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注册资金3500万元。占地面积2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拥有4条现代化复合调味品生产线,现有职工235人。

公司以“传承文化,回报社会,创造美味,乐品人生”为核心理念,以“安全、营养、功能、方便”为产品特征,公司本着“做精、做强、做久”的发展目标,打造百年“老字号”,让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三五味业的“粒粒香老汤精”企业愿景。





御膳老汤精:“老汤”是指使用多年的卤煮禽、肉的汤汁。因为保存的时间 越长,汤汁所含的芳香物质越丰富,香味越浓,鲜味越大,故称之 为“老汤”。在味精、鸡精发明之前,老汤是中华传统鲜味料。




御膳老汤精的历史源远流长,跨越百年历史,历经五代传人。老汤精源于清朝咸丰皇帝御厨梁忠,是宫廷御膳制作过程不可缺少的珍贵秘方,老汤采用纯天然鲜味原料、香料及新鲜的动植物提取物,运用宫廷秘方,结合传统熬制工艺,熬制成老汤,浓缩加工成颗粒状。不仅使用方便,更加突出了老汤的鲜美口味,使菜肴味香浓郁,味鲜突出,味厚持久。是厨师及家庭烹饪的专用鲜味料。更美味、更安全、更健康、更科学。






2017年粒粒香御膳老汤精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





2014年老汤精配制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08年列入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列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黑龙江三五国防文化博物馆

三五国防博物馆建于2014年8月,是黑龙江省民政厅注册的非国有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面积5000㎡,由两弹一星元勋馆、上甘岭英雄馆、大阅兵馆所组成,所展示内容是国防文化的具体体现,展示了人民军队各时期的历史演变、展示新中国从弱小到强大的历程,是国防教育的好素材,是教育下一代忠党,爱国、实现强国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精神保障。





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于2011兴建,是全国首家以将军文化为主题的民营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馆名由刘精松上将题写,馆内设有五个楼层十大展厅,分别为将帅艺术馆、将军艺术馆、开国将帅馆、将帅风采馆、老红军与士兵馆、伟大领袖馆





开国将帅园由共和国将帅龙门、开国将帅堂、36位军事家雕像、难以忘却的长廊、共和国开国将帅林等景观组成





将军文化园

将军文化园是由伟大领袖毛主席汉白玉石雕、千名将军墨宝八卦碑林、龙腾盛世石刻长廊、凌风阁(将军楼)处景观建筑组成,每一处景观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






博物馆传承传播将军文化理念,以将军文化为精髓,独辟蹊径,以独特的形式和全新视角展现开国将帅的英雄气概、博物馆还收藏了1150位将军的13500多幅书画作品,在2015年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创造了收藏将军题词数量之最。2019年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未来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将继续以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历史使命为己任,为传播红色文化而努力奋斗。






馆长助理:186 8676 0866

博物馆: 0451-5322 7935 

邮 箱:sanwuwe****@163.com

中国将军文化网网址:www.jjwhw.net

地 址:哈尔滨市双城区新兴工业园区将军路1号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文化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