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锡林郭勒6月25日电 题:开国少将之子扎根草原近半世纪:我对草原的爱,超过大部分农牧民
作者奥蓝
“我19岁来到这里,现在老了,我还在这里。你说能不爱么?我可以这样说,我对草原的爱,超过大部分的农牧民。”
廷·巴特尔是开国少将廷懋之子。自197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萨如拉图亚嘎查插队,此后扎根草原。
经过46年的坚守与努力,他家的5900余亩草场早已从昔日的贫瘠沙地变成如今草长莺飞的生态牧场;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当地嘎查的人均纯收入也从40年前的4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2万元。
因为对草原生态保护的突出贡献、对牧民的突出带动作用和特殊的身份,廷·巴特尔早就是镁光灯下的“红人”。当地牧民还送给他一块蒙古语的牌匾:“爱草原的人”。
如今的他和老伴仍然生活在这里,养着50余头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普通牧民的生活。这几天,廷·巴特尔的微信朋友圈里一派悠然闲适,花丛中的小牛、天空中的飞鸟……
“草原好!我一回到草原就觉得顺畅,一口气能喘出20里。”廷·巴特尔顿了顿,“城市人很多,到哪感觉都是嗡嗡嗡的。我一旦回到锡林郭勒盟,虽然离家还很远,但心情马上就舒服了,觉得到家了。这个感觉说不清楚,但是我心里就是知道。”
“爱草原这个概念,它不能停留在嘴上,要实践。如果你要干的都是对草原有好处的,你肯定是爱草原的。”廷·巴特尔跟记者分享了他心中爱草原的表现:保护生态,不随便扔垃圾,保护草原上的各种动物植物;爱草原上的人民。
“做好保护和利用的平衡,划区轮牧,压缩牲畜数量。”谈及生态恢复的经验,廷·巴特尔说得简单,但其中的辛苦与付出早已见诸多家媒体,让人动容。
“生态改变,最早的时候最难。像我家最开始的时候,一冬天过去,15头牛只剩5头,因为没有草……”廷·巴特尔回忆说,2002年以后,草场生态越来越好,狍子、鹤、鸿雁、天鹅等野生动物逐渐出现。
现在的廷巴特还是一个草原摄影师。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就要去草场转转,看到美景和野生动物就用手机或相机拍下来,发在朋友圈里。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廷·巴特尔还是远近闻名的讲师,2009年,在廷·巴特尔家建起了一座全盟农牧民培训基地,被牧民称为“廷·巴特尔大讲堂”。划区轮牧怎么搞、畜牧结构如何调整、拖拉机坏了怎么办、生态厕所怎么盖、牛棚怎么搭……牧民的来访一波接一波,问题也五花八门。据当地政府提供材料显示,这里每年都至少有约万人前来“取经”。
“现在咱们牧区真正缺的是文化人。只要是大学毕业,其实牧区都需要。”廷·巴特尔还告诉记者,他希望年轻人能返乡。“那是你的家乡,你不建设谁来建设?”
“1974年我来的时候,全锡林浩特都是土路,电线杆子上栓的是马和骆驼;我插队地方的牧民连蜡都没有,点的是羊油灯,蒙古包全被牛粪的烟熏成了黑色。现在的变化真的是相当大了,牧民的富裕程度就更不必说了。”廷·巴特尔谈及未来,充满希望。“草原的变化还是在往好的方向转。我们都知道,有些地方还落后,可是所有牧民都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