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

王军馆长与来参观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的外国留学生合影

首届三五将军文化月共和国将军林开园将帅后代合影

2006年5月5日在三五文化中心有幸和毛泽东主席嫡孙毛新宇博士和六位共和国将军合影

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年“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在哈尔滨电视台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奖

开国将帅林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记忆 > 功高不居功 望重不自满——回忆崔田民同志生前革命业绩

功高不居功 望重不自满——回忆崔田民同志生前革命业绩

2020年04月20日 10:11:36 来源:人民日报 访问量:1922

崔田民题词。



杨得志  马文瑞  贺晋年  郭洪涛  李铁轮

“惊闻田民同志病故,不胜悲痛。回忆四十年代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时,我和田民同志切磋琢磨,相处甚深。全国解放后,对一些重要问题亦常交换意见,成为习惯。田民同志一生对党忠心耿耿,工作任劳任怨,作风朴实,严以律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薄一波同志为崔田民同志逝世所致唁函中的这段话,同样表达了我们对田民同志不尽的哀思和深沉的怀念。

田民同志15岁参加革命,戎马倥偬几十年,为党为国躬耕不辍,勤奋不息。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他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他是我军经过长期战争考验、智勇双全、品德高尚的高级将领,是为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事业拚搏一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几位曾经和田民同志共同战斗过的老同志,每当回忆起当年相处时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景,悲痛惋惜的心情不能自已。

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多少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陕北早期一些共产党员、革命志士,有的被捕入狱、惨遭杀害,有的疏散隐蔽、转入地下,革命暂时处于低潮。在这危难关头,崔田民同志(当时名为崔逢吉)——一个贫农出身正在绥德县立一高上学的15岁学生,却冒着血雨腥风,挺身而出,于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党,勇敢地走上了赴汤蹈火的革命道路。

田民同志在白色恐怖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发展党、团组织。在县立一高上学时,他领导闹学潮,罢考罢课,反灶长贪污,驱逐非法校长,受到学生们的拥戴,也惊动了反动当局。反动军阀井岳秀派一个连开进学校,强行把崔田民等6名学生开除。田民同志回到原籍——绥德县铁茄坪村,以教员的合法身份为掩护,同失散的党员取得联系,秘密发展党、团组织。他背着褡裢,扛着镢头,时而化妆成打短工的农民,时而化妆成卖洋火的小贩,走遍了绥德的村村镇镇,创建了被称为陕北革命堡垒的铁茄坪党支部,以及王家沟、定仙坞党支部和雷家险、石家沟、林家寨团支部,参与组建了绥德南区区委和绥清中心区委,并担任区委委员、共青团区委书记。

1929年春,陕北大旱,饿殍遍野。田民同志根据绥德县委指示,领导群众进行抗粮抗税斗争。城里有个打蛋厂,把蛋黄、蛋清分开,晒干后运往外地。田民同志组织领导几百名群众进城,会同各地来的饥民砸了蛋厂,抢走了蛋粉。几次斗争的胜利,不仅使饥民们度过了灾荒,而且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农民们喜气洋洋,把胜利比作见了晴天,称田民同志为“大天明”。而田民同志对这种赞誉很不自在,遂将“逢吉”改为“田民”,意为“种田人”,体现了他扎根群众,同劳动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高尚品德。

1933年7月,在陕北革命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陕北特委第四次扩大会议,正式确定在陕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田民同志被选为特委委员。从此,他同陕北早期革命者、党政军负责同志一道,参与了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成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之一。

田民同志十分重视农民武装斗争。早在1932年,他发现有一支游击队在离铁茄坪二十余里的留仙咀一带活动,即派人分头寻找,取得联系,经向特委报告后,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第九支队(后改为第一支队)。这是陕北特委领导的第一个游击队。特委四次扩大会议后,田民同志到绥德、清涧地区建立革命武装,主持成立了第二支队。后来,一、二支队在特委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武装斗争。一支队由于攻坚受挫,又无根据地依靠,埋枪散伙;二支队的枪并入三支队。在这种困难情况下,田民同志仍坚持武装斗争,毅然派人取出一支队的13支枪,在新成立的二支队配合下,于1933年农历腊八节前夕,分三路包围解家沟,将10名鱼肉乡里的豪绅衙役活捉砍杀,其中一人未死,群众戏称杀了“九个半”。次日该镇照例举行“腊八集会”。绥德、清涧乃至山西邻县的群众大批涌到解家沟赶集、办年货。听说镇压了“九个半”的消息无不拍手称快,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

田民同志为建立陕北苏维埃政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参加了1934年4月在佳县神堂沟召开的陕北特委党团联席会议。同崔田夫、马明方、郭洪涛、张达志、李铁轮等同志研究提出了创建一师红军的奋斗目标,并决定实行土地分配,建立苏维埃政权,扩大根据地。会后,陕北各游击队进一步开展斗争,游击区逐步扩大,形成了神府边、绥米佳吴边、绥清边和安定一带的四块根据地。6月,成立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西北军事特派员谢子长兼任总指挥,郭洪涛兼任政委,贺晋年任参谋长,集中一、二、五支队在安定赤卫队配合下攻进安定县城,敌人发动了第一次“围剿”。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率一、二、五支队南下,和红二十六军会合后,决定红二十六军红三团北上,与陕北红军一道,在广大群众的配合下,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反革命分区“围剿”,苏区迅速扩大,除神府外,几个根据地联成一片,陕北17个县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在这期间,田民同志去清涧、神府地区巡视工作,组织群众保卫麦收,并将第三支队扩编为红三团,成立神府革命委员会。

年底,田民同志参加筹建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在第一次省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选举马明方同志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崔田民、霍维德同志为副主席,田民同志先后兼土地部部长、保卫局局长、国民经济部部长。田民同志按照陕北特委领导总结的土改试点经验,继续进行全省土地分配,并且与马明方同志一道及时纠正了土改中的一些偏向。经过一个冬春,完成了全省的土地革命,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忱。

特别值得纪念的是,田民同志在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的岗位上,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卓越的工作成绩,迎接了徐海东、程子华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之后,田民同志被调到红十五军团任七十八师政委。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同志亲自指挥下,参加了著名的直罗镇战役,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为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开辟、坚持冀鲁豫边区的艰苦斗争

“七七”事变后,田民同志在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任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温塘战斗和粉碎日寇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按照中央部署,一一五师在晋西和晋东南地区的部队挺进冀鲁豫平原。

田民同志和代旅长杨得志同志率旅直一部于1939年春到达直南、豫北地区,同该旅先期到达的部队和当地游击队会合,整编为冀鲁豫支队。杨得志任司令员、田民任行动委员会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田民同志以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卓越的政治工作才能,配合司令员杨得志开展群众工作和对敌斗争,决定以直南、豫北为依托,开辟鲁西南抗日游击区。部队开到曹县西北的桃园集一带,打击敌人和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开辟了曹县抗日游击区。5月初,夜袭金乡,并打退了增援的敌人;6月20日,围歼了自曹县向我进攻的日伪军;接着又攻占了定陶县。冀鲁豫支队的不断胜利,引起了日寇和国民党顽军的注意。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区专员卢翼之集结近万名反动武装,逼近定陶。田民和杨得志同志率部经过激烈的战斗,歼灭国民党定陶县长姚崇礼反动武装1000余人。接着,又粉碎了日伪3000余人对鲁西南的“七路扫荡”,振奋了广大群众,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威信,群众踊跃参军。到年底,冀鲁豫支队扩充到一万余人。

当时,鲁西南党组织归湖西区党委领导,8月才成立地委。不久,湖西地区开始“肃托”,区党委和苏鲁豫支队给杨得志和崔田民同志发来电报,说鲁西南地委是“托派”组织,要他们把区以上干部逮捕起来送去。田民同志认为不能这么轻率,和杨得志同志研究后,不仅没有照办,还报告了一一五师和山东分局。后来,罗荣桓、郭洪涛同志亲赴湖西,使这一错误事件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

冀鲁豫支队在执行原定“整编、扩大部队,待命回山西”任务的同时,田民和杨得志同志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致电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建议东过津浦路以泰山为依托或西过平汉路以太行山麓为依托,建立抗日根据地。不久,中央军委复电,指出冀鲁豫地区是山西、山东、华北和华中的结合部,在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要求继续坚持这里的抗日游击战争,建立平原抗日根据地。从此,田民同志树立起扎根边区,奋勇抗战,创建根据地的思想。1940年2月,八路军第二纵队成立。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为了统一领导边区工作,决定成立冀鲁豫边区党委、冀鲁豫边区行署、冀鲁豫军区;4月,第二纵队主力进抵冀鲁豫边区,二纵兼冀鲁豫军区。田民同志任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行署副主任、军区政委、纵队政治部主任。

1941年4月12日,日寇为摧毁新建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集结日伪武装万余人,在内黄、濮阳、滑县之间的“沙区”发动了大规模“扫荡”。二纵部队和边区领导机关在陷入敌人重重包围的严重情况下,运用灵活的战术同敌人进行英勇的斗争,终于避开敌人合击,分路向观城突围,并摧毁敌人多处据点。敌人扑空后,即对“沙区”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沙区”群众被残酷杀害近4000人,140余个村庄烧成废墟,损失十分惨重。田民同志面对敌人的暴行,以深厚的阶级感情,组织善后工作。党政军机关抽调干部组成5个善后工作队到受害地区进行宣传、慰问、调查和救济工作,同时,对乘机骚扰的敌伪、土匪、会门进行了打击和镇压,迅速稳定了群众情绪,恢复了社会秩序,健全了各级组织。

田民同志十分重视团结地方同志,开展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打击顽固势力的同时,团结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爱国力量,不论在直南、豫北地区,还是在鲁西南地区,都取得了重大成果。1941年7月1日,鲁西和冀鲁豫两区合并,田民同志开始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一年后改任军区政治部主任,一直参加区党委工作。他不论担任什么工作,都能严于律己,顾全大局,联系群众,谦以待人,吃粗粮,穿破衣,和广大指战员、人民群众一起度过了1942年至1943年根据地日益缩小、春荒异常严重的艰苦岁月。

田民同志在1943年10月的一次反“扫荡”中离开边区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为祖国建设当开路先锋

日本投降后,田民同志又回到他为之战斗过的冀鲁豫地区,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后任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了邯郸战役,保卫承德、保卫张家口战役。建国前一年到华北局党校、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工作,为新解放区培养输送了大批革命干部。1949年9月,他受命担任铁道兵团副政委,后任铁道兵副政委、政委、顾问,倾后半生30年精力于铁道部队建设和战时铁路抢修、平时铁路新建事业。

田民同志到铁道兵任职时,正赶上大军南下西进,全国铁路干线遭严重破坏。他带领兵团部队执行战时铁路抢修和永久性恢复工程。在部队“塞外十月穿单衣,江南五月穿棉袄”的困难条件下,积极协助滕代远司令员兼政委开展工作,稳定部队情绪,改善后勤供应,完成了2000多公里铁路的抢修抢建任务,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抗美援朝期间,田民同志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副政委兼前方运输司令部副政委,肩负实施铁路保障任务的抢修、运输、高炮防空各系统的党政工作。他把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思想情操,把爱护朝鲜人民一草一木的铁的纪律,把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灌输到每个指战员心里。他在紧急关头搬到前方抢修指挥所驻地,冒着敌机轰炸扫射的危险,亲临现场,指挥抢修。他同“联运司”和“前运司”的领导同志一道,率领指战员、铁路职工和朝鲜铁道部队,取得了反轰炸、防洪水、反“绞杀战”等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完成了抢修抢建铁路任务。铁路通车里程由战争初期的107公里增加到停战前的1400公里,用实际行动创建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回国后,田民同志协助新任司令员王震同志进行铁道兵整编,开始致力于和平时期的铁路建设。1954年7月,党中央、中央军委为开辟沿海港口、巩固东南海防,命令铁道兵抢建黎湛、鹰厦铁路。铁道兵机关从北京搬到广西贵县。他和王震等领导同志亲赴南宁,现场指挥,同当地领导研究土地征购、招收民工及后勤供应工作。随后亲自勘察施工现场,就地落实兵力部署、施工方案。部队进驻后,组织政治机关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政治工作。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这条315公里的铁路干线。黎湛铁路通车后,田民同志又带机关移驻福建南平,抢建近700公里的鹰厦铁路,提前一年零二十二天完成了通车任务。在此之后又相继参加和组织领导了包兰、贵昆、嫩林、京原、成昆、京通、青藏、南疆以及北京地下铁道等铁路的修建,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田民同志在他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处处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尽管在“十年动乱”中,身陷囹圄,惨遭迫害,但他坚持真理,从不动摇,同林彪、“四人帮”一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尽心尽力,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对党忠诚、光明磊落,为人正派,从来不吹不拍,不搞自由主义。他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平易近人。这些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田民同志为党为国所建立的卓越功勋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原文1992年11月8日刊发)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文化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