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

王军馆长与来参观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的外国留学生合影

首届三五将军文化月共和国将军林开园将帅后代合影

2006年5月5日在三五文化中心有幸和毛泽东主席嫡孙毛新宇博士和六位共和国将军合影

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年“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在哈尔滨电视台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奖

开国将帅林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记忆 > 毛泽东称谁为“红军无线电鼻祖”?

毛泽东称谁为“红军无线电鼻祖”?

2020年04月02日 09:20:20 来源:人民日报 访问量:849


  有这样一个将军,已经故去多年,很少有人再说起。

  2014年初,当一部由总参信息化部制作的《走近王诤》电视专题片发放到总参系统部队后,立刻在军中引发一股“向王诤学习”的热潮。

  王诤,曾经的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将军衔。

  王诤,我国我军无线电通信、无线电侦察、新闻广播、气象雷达、电子对抗、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领域的创建者,是唯一入选中国100年科学家辞典的高级将领。毛泽东称他为“红军无线电鼻祖”。

  王诤,从1930年加入红军到1978年离我们而去,为人民解放和国家强盛立下赫赫战功,因为保密需要,其姓名和业绩长期不为人知的传奇军人!

  看了《走近王诤》中素描的那些故事,无数官兵为之震撼。许多人感叹说:“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死去。王诤将军是那种永远都会活着的人!”

  那些为党、为国、为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历史不会忘记,江山不会忘记。

  让我们跨越时空,拜访这位堪称精神高地的共产党人吧!

  跟党走——忠贞追随

  王诤原名叫吴人鉴。1909年5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戴溪乡井桥村。

  1928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王诤报考了当时负有盛名的黄埔军校,学习最新的无线电报务技术。

  1930年底,在第一次反围剿结束后,他主动要求加入到红军的行列。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参加红军的第四天,毛泽东、朱德就接见了他们。这可是红军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与他亲切交谈,告诉他“共产党和红军是为穷苦大众服务的”。毛泽东鼓励他,“用无线电技术为人民大众服务”。

  这一年,他21岁。为纪念获得新生,他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王诤”。他参加红军仅十几天,就被任命为红军无线电队队长,随后又被任命为红军无线电大队大队长、红军无线电总队总队长。

  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王诤的电台大显神威,保障红军一举歼灭国民党第28师,五战全胜!毛泽东为此兴奋地写下“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豪迈诗句。

  在四渡赤水的关键时刻,为实现毛泽东“声东击西”的作战意图,王诤以单部电台伪装“总部发报”,诱使敌人信以为真,让红军一举摆脱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圈……

  从转战陕北,到百团大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多少次面对敌人的破坏、战火的洗礼、特务的威胁、艰苦的考验,王诤一如既往忠心耿耿。

  开新路——冲锋在前

  看了《走近王诤》,方志英内心充满敬仰。

  作为总参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她尤其钦佩王诤在科学创新上的作为与成就。“今天中国所有的与电子信息产业有关的领域,都是由王诤领导开创的。真了不起!”

  一个人开创一个事业,难!一个人开创一大批事业,更难!然而,这两样,王诤都做到了。从开创红军电台通信开始,王诤就一直在创业、创新、创造。

  无线电侦察,是在“第二次反围剿”时开创的。“知己知彼”的甜头,一下子推开了一项事业。从此,红军也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新闻广播,是在党中央、红军急需向全世界发出自己声音时应运而生的。王诤在最简陋的技术条件下,为这项事业开创了崭新平台。

  气象雷达、电子对抗、航空航天、电子工业……在新中国历史上,王诤是这些事业当之无愧的创立者、推动者、领导者。甚至,他还是《参考消息》的创办者。

  战火纷飞的条件下,我军迫切需要创办一座自己的通信材料厂。

  在延安,王诤就和战友一起,从战场上缴获的破飞机、旧汽车、旧铁轨中找原料,去老百姓家中收集散存的银、铜、铁、锡等金属……工厂建立不到一年,就已经能够成批生产5瓦、15瓦、50瓦、500瓦等无线电收发信机和永磁式有线电话交换机了。

  自己能够生产如此先进的设备,这对保障党中央、中央军委与全党全军的联络,是多么重要!毛泽东感动之中挥笔题词:“发展创造力,任何困难可以克服,通信材料的自制就是证明。”

  1944年,美国希望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气象观测通信网,保障空袭日本时的飞行安全。中央军委把这件事交给王诤。美国人说,必须由美军派人带设备到各地去建立气象站。王诤与美军代表进行谈判,坚持自己的立场,最后终于达成这样的协议:气象观测人员由我方选调,由美军训练,通信网由我方组建,观测器材由美方提供。由此,我们党的气象事业开始起步。

  上世纪60年代初,U2高空侦察飞机频繁深入我国内地侦察骚扰,如入无人之境。

  王诤临危受命,负责以技术手段击落它。他和张履谦等技术人员一起,制定出了“以干扰抗干扰”的作战方案,先后打下了5架!从此,U2再也不敢进入中国的领空。

  1951年的一天,王诤接到了一封电报,要求他“火速去朝鲜前线解决难题”。当天晚上,他就带人上了火车。当时去解决的就是雷达抗干扰的问题,那也是他第一次见到雷达的模样。王诤意识到,这东西未来战争中将发挥大作用,中国必须搞起来。

  1959年,以朝鲜之行的技术积淀为基础,王诤就在通信兵部成立了一个电子对抗部。

  1963年,王诤被任命为第四机械部的部长。此部后来改名为电子工业部。着眼开创一项全新事业,王诤当时提出了24字方针:“平战结合,以战为主;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以民养军。”

  电子工业部的老部长张挺说:“王诤亲自组织研究了许多重大的具有战略性的产品,当时从连、排、师、团电台一直到军以上的电台,都是王诤同志亲自组织研制的。”“半导体化、小型化这都是王诤同志的功劳。”

  王诤只在黄埔军校学过一些电台通信知识,但后来却开创和建立了那么多的科技事业,靠的是什么?总参信息化部政委卢胜军说,他有三个特别突出的品格:爱学习,如饥似渴;敢创新,带头冲锋;不怕苦,亲自苦干。

  守本色——朴素清廉

  王诤一直都在重要岗位、核心部门,又深受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信任,管人、管钱、管物都能一言九鼎,权力很大。但他自律意识极强,从不滥用职权,永葆人民本色。

  通信兵部的老主任崔伦回忆,“我进入通信队伍的第一天,就见到了王诤同志。他当时穿一身破旧衣服,很不起眼,谁也不注意他。怎么一点不像个大官的样子呢?”

  住房、用车、吃饭,在当今是社会上追逐的热点。但在王诤眼里,它们是一片禁区。

  解放以后,组织上给王诤在城里安排了一个四合院。王诤却搬进了离工作地点最近的“筒子楼”。王诤的长子说,那个四合院在城里,但“筒子楼”在通信部的大院里,当时父亲工作非常繁忙,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就带全家住到了“筒子楼”里。后来从华东军区又调了一名干部,他们家没有住房,父亲又将家的一半让给了这名干部,我们家子女比较多,所以从小都住上下床。

  当时,根据他的职务需要,上级给他配的是部分高级干部才能用的吉姆车,数量不多。王诤的司机史怀彬记得,王诤在刚调到国防部五院时就讲:“咱们这部车留给通信部吧,他们车辆少、车况也不好,五院给什么车咱们就用什么车。”最终王诤硬是把车留给了通信部。

  请客吃饭,人之常情。有一次要和主管电子工业的王震副总理吃饭,钱怎么出?王诤说,参加吃饭的每个人都拿点钱,我当部长拿20,副部长每个人拿10元。原电子工业部军工司巡视员李书训回忆,王部长作风很朴素,是真正的工农作风啊!工作、生活、感情上,都是一样。当部长时,夏天连个扇子都没有,热了,就拿本子扇一扇。

  王诤对自己要求极严,近乎苛刻。但对群众、对人才、对年轻人却特别关心和爱护。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说,“他对老百姓好得不得了!给我们带来的是解放军的好的作风,又特别能吃苦,不怕困难,让我们印象深刻。”

  全国刚解放时,王诤听说有100多名从国外学成回国的高级知识分子滞留在南京、上海,马上派人将他们接到北京。王诤说,“人才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宝。”张履谦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通信兵部。王诤亲自接待,对他说,小伙子,你的困难我解决,专心搞出好东西!张履谦一听,干劲上来了。刻苦钻研当时最需要的雷达技术,在朝鲜战场上解决了雷达抗干扰的问题。1952年,王诤又向军委请求,成立全军雷达干扰与抗干扰领导小组,由张履谦任组长。王诤的信任、关爱与支持,激励张履谦奋斗了一生,后来成为“两弹一星”测控工程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王诤也有缺点。他对自己的缺点又是怎么看的呢?

  与王诤相处多年的原中央军委无线电总台报务主任艾平说,王诤特别喜欢打篮球、排球、乒乓球,是个老球迷,劲头大得很,但是他打赢了,高兴得了不得,像个小伙子一样能蹦起来。要是输了,他会发脾气,会耍赖。王诤因此做过自我批评。他说自己有点个人英雄主义,大家看到不对头就使劲敲打。

  艾平感叹:在王诤身上,你能看到一个共产党人的坦荡真诚。

  当公仆——鞠躬尽瘁

  总参谋部“90后”女战士张娜说:“王诤是个大官、大将军,是我们景仰的人。他没有刻意当大官,但却是全力以赴干大事。”

  王诤从加入红军起,就身居领导岗位。在党内,是中央委员;在军队,是军委委员,副总参谋长;在国家机构中,当过四机部电子工业部部长、邮电部党委书记。但王诤更把自己看成实干的普通一兵,负大责任、做大贡献,拼搏至死不回头。

  1941年,延安有一个神秘的“红色电信沟”。那就是王诤的杰作。历经艰难,他把无线电台发展到12个分队,以此为龙头形成了党台、战报台、战略台、情报台等“八台八网”。到抗战结束时,红军的电台已有700多部,为抗战胜利立了大功。毛主席说,要给王诤发一个大的勋章。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是搞导弹的。要人才、要器材、要做发动机、要原材料、要电子元器件,一切从零开始。王诤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到这上面,做了非常艰苦繁重的工作。今天的航天人,没有人不钦佩他的。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到1977年,他的身体就不好了。多次被送进医院。王诤却把病房变成办公室,拼命工作。秘书劝他,劝多了他就生气,提高嗓门说:“怕什么!不就是死人吗!”

  在病房里,王诤写下了长达5000字的报告,上报给中央领导同志。他在报告中说,研究新的电子技术产品装备部队是当务之急;随着通信手段和加密技术发展很快,通信与机要要协调发展;各军兵种特别是空军与海军之间雷达资源浪费、情报互不相通的问题要解决……

  1978年8月13日,王诤去世,享年70岁。


      (原文2014-6-24刊发)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文化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