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信短 家国情长
——志愿军老兵胡长哲讲述与黄继光母亲邓芳芝“家书情”背后的故事
■黄宝锋 蔡晓华 中国国防报记者 赵 雷 通讯员 潘红宇
“继光”“黄妈妈”……盛夏,从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回来的一天清晨,志愿军老兵胡长哲猛然从梦中惊醒。梦里,他见到了战友黄继光和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
梦那么清晰,这不是他第一次梦到这样的场景了。醒来时,胡长哲泪水止不住地流,枕头湿了一片。
去年12月18日,胡长哲将珍藏67年的黄继光母亲邓芳芝写给自己的回信,捐赠给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当年的小伙子已是耄耋老人。每每想起信上读了千百遍的文字,胡长哲眼里仍会闪现泪光。
岁月悠悠,往事如潮。1953年3月5日,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32师96团军械修理所所长的胡长哲与战友星夜兼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时,他不满20岁。
当年,胡长哲怎么也没想到,从抗美援朝出国作战那天开始,到此后的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他会与“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结下不解之缘。
这个清晨,胡长哲睡意全无,往事像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
图①:在鸭绿江断桥边,胡长哲(前排右一)向抗美援朝纪念馆工作人员赠送黄继光母亲邓芳芝的来信。
图②:胡长哲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佩戴军功章。
图③:黄继光母亲邓芳芝写给胡长哲的回信。
黄妈妈来信了——
“大家读了一遍又一遍,这封信就像一股暖流,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
提起邓芳芝,胡长哲几度哽咽。
1933年7月,胡长哲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县,排行老九,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都说父母多爱幼子,然而胡长哲却是在孤儿院长大的——三岁丧母,七岁丧父,家中生活十分困难,哥哥姐姐只能将他送到孤儿院。
在孤儿院,胡长哲学习勤奋,先后考进南京市钟英中学和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学校读书。
1951年1月,胡长哲主动报名参军。经过在南京第三炮兵技术学校两年时间的学习,胡长哲分配到志愿军第16军32师96团担任军械修理所所长,主要工作是负责将弹药从兵工厂运送到抗美援朝前线。
1953年3月,胡长哲踏上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与黄继光母亲邓芳芝的“认亲”,就发生在他出国作战10个月后。
“黄妈妈来信了。”伴着胡长哲的讲述,时空闪回1954年1月的朝鲜。
这是一封“家书”,收信人,是志愿军胡长哲;寄信人,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原文如下——
“亲爱的长哲孩子,你十一月五日的来信收到了。谢谢你对我的关怀,我近来身体很好,你别挂念吧!孩子!你的信是写得多么亲切啊!你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为人民立功的信心是多么坚定啊!这使我多感动的呀!我怎么不愿意你给我做孩子呢?你给我做孩子我是愿意的,而且是很高兴的,现在让我叫你一声亲爱的孩子胡长哲吧!你高兴吗?希望你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培养下,争取为人民立功,以使我早日看见第一张喜报,祝你努力前进。你的妈妈邓芳芝。五四年一月二日”
“收到这封信后,我高兴得跳起来,战友们也很兴奋。”胡长哲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满脸幸福。“大家读了一遍又一遍,这封信就像一股暖流,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
战场上,胡长哲写下——
“亲爱的黄妈妈,英雄黄继光牺牲了,我愿意做您的儿子”
“黄妈妈”的回信,源于胡长哲的一封去信。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疯狂扫射的枪眼,壮烈牺牲,年仅21岁。战后,志愿军总部给黄继光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
黄继光牺牲后,全军开展了向英雄学习活动。在国内,胡长哲就认真学习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1953年入朝后,胡长哲和战友们在坑道里,又重新学习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英雄黄继光牺牲了,他的妈妈心里一定非常难过。”自幼父母双亡的胡长哲,联想到失去儿子的母亲的悲痛心情,不禁提笔给黄妈妈写了一封信。在信里,胡长哲写道——亲爱的黄妈妈,英雄黄继光牺牲了,我愿意做您的儿子,孝顺您,我愿意将第一张立功喜报给您老人家寄去。
“当时在朝鲜写信很困难,由于不知道黄继光母亲的准确地址,收信地址上只写着:英雄黄继光的家乡。没想到,信居然送到了黄妈妈手中。一个月以后,我真的接到黄妈妈的来信。”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胡长哲难掩激动,“收到这封信后,整个坑道都沸腾了,战友们非常高兴,大家读了一遍又一遍。”
信短情长,这百余字的“家书”,给了胡长哲不惧万难、奋勇向前的力量。
60多年来,胡长哲始终将这封信视为珍宝,认真保存。至今,信上的字迹依旧清晰,遗憾的是仍有未了的心愿。
“我拿到喜报时,黄妈妈已经去世了……”这是胡长哲最大的遗憾。如今,收藏在抗美援朝纪念馆的这封“家书”,背面就是胡长哲第一张立功喜报。
这是一份迟到的立功喜报——“胡长哲同志在一九八八年工作中,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特此报喜。”1989年1月,工作认真、业务精通的胡长哲终于收到人生第一张喜报。
收到立功喜报的那一刻,胡长哲泪流满面。“我跟黄妈妈讲,我愿意将我的第一张立功喜报给她寄去。可惜,黄妈妈走得早,喜报一直没有寄出。”
一句承诺,一生守候。将立功喜报和黄妈妈的回信放在一起,怀揣着遗憾,胡长哲更加拼命工作。“努力为人民服务才能不愧对黄妈妈,不愧对英雄黄继光!”
今年春节后,在小女儿陪伴下,胡长哲与几十位志愿军老兵再次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尽管年事已高,89岁的胡长哲仍坚持为社会作力所能及的贡献,只为弥补心中的“遗憾”。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纪念——
“我珍藏了67年,舍不得,但舍不得也得捐出来,让更多人读到黄妈妈的这封信”
去年12月中旬,影片《跨过鸭绿江》全国公映,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浴血奋战的故事。看完这部电影后,胡长哲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自己珍藏了67年的回信捐赠给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影片首映的第二天,12月18日,寒冷的鸭绿江断桥上,胡长哲驻足凝视弹孔斑斑的桥身和立在江中的几座桥墩,久久没有收回目光。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遥望当年曾经浴血拼杀的地方,再无战火硝烟,但许许多多的战友长眠异乡。抚今追昔,怎能不让这位老兵触目伤怀,感慨万千。
这天下午,胡长哲将珍藏67年的黄继光母亲邓芳芝写给自己的回信捐赠给抗美援朝纪念馆。
捐赠仪式上,电影《跨过鸭绿江》主创团队、演员代表和山上小学的小小宣讲员们见证了这一时刻。“这位失去儿子的母亲,把所有的志愿军战士都当成了自己的儿子。”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说,“这封信饱含了黄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
“我珍藏了67年,舍不得,但舍不得也得捐出来,让更多人读到黄妈妈的这封信,希望它能激励越来越多的后来人,不忘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说这话时,胡长哲眼中滚动着泪珠。
“我很幸运地活到现在,和平年代,不要忘记在战争年代牺牲的先烈们,要更好地工作,不辜负他们。”在家里,胡长哲常常跟儿女们这样说。走出家门,胡长哲积极参加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义务宣讲员的身份讲述在朝鲜战场的亲身经历,讲述志愿军将士的英雄事迹。尽微薄之力,把爱国强军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田,这是他告慰英雄、告慰牺牲战友的一种方式。
1956年回国后,胡长哲到旅大警备区后勤部军械处工作,后又辗转多地多个岗位,直到退休后才回到丹东。
身为军人,以身许国,经历过战火硝烟的胡长哲,总是习惯先人后己,先国后家。“黄妈妈的回信,一直激励着我刻苦奋斗,为人民立功!”这是激励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1970年那年,部队分配住房。按照级别,胡长哲一家本应住一套三居室的大房子,他却将这套房子让给了战友,选择了两居室。他对妻子说:他家有四个孩子,咱家三个孩子,他比咱更需要。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纪念。1992年退休后,胡长哲参加了丹东志愿军老战士宣讲团,义务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学校等上党课300余场。
今年是黄继光牺牲70周年。前不久,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里,凝望着黄继光的雕像,胡长哲敬了一个军礼,右手久久不肯放下。那一刻,他没控制住自己的眼泪。
英雄穿越时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看完展览,我也想写一封家书!”看到一名士兵在观展留言簿上的留言,胡长哲很是欣慰。
本文图片由蔡晓华摄;制图:扈 硕
今天,家书依然抵万金
■张文军 王 洋
自古以来,书信是人们交换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纸短情长。品读黄继光母亲邓芳芝写给“孩子”胡长哲的回信,透过年代久远的字迹,在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中,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透过一个“抵”字,能感受到沙场将士对亲人深挚的爱与思念。
每封红色家书背后都有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炮火硝烟的年代,一封封红色家书,饱含着革命前辈的忠诚信仰,镌刻着浓浓的人间深情,记录了革命历史长卷中一帧帧充满细节的特写画面。这些家书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大多都历尽艰险才送达家人手中。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前辈与亲人相距千万里,唯一能联系上的就是家书。在这些家书中,我们读到坎坷和苦难、思念和牵挂、诀别和希望。从革命前辈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当年的战争已离我们远去,但战火岁月中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了历史最好的见证。有人曾预言:随着科技的进步,手写书信这一传统的交流方式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通信手段。
过去都说“新兵信多”——军旅之初想家时的眼泪,立功受奖时的喜悦,统统装入信封,凭一枚枚红红的“三角戳”,一次次寄回家去,换回父母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诲。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官兵的沟通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写家信也越来越少。
的确,现在通信手段更丰富、沟通更便捷,但有时也难免怅然:微信群里的消息,动辄数十条,却难有细细品味的心境;视频通话只需简单操作,可以随时问候,但有些心里话总说不出口。
先进的通信工具似乎使家书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比起其他载体,书信具有信息更集中、思考更深入、情感更真切的特点。有人认为,在这个信息传递极为便捷的时代,写家书仍不过时。时间证明,家书的特殊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尽管当下手写家书的人不多,但传统家书的温度,依然吸引着许多年轻人。一封封用笔墨书写的、工工整整的家书,是对亲人最郑重的情感表达。
我们无须再回到“车马慢”的时代,但也不能丢失文化的传承、价值的赓续。网络时代有“快”的好,也有“慢”的内容值得回味。无数人曾在家书中收获亲情、收获力量。与亲人朋友沟通,感受文字的力量,获得有质量的沟通,正是书信在当下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