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

王军馆长与来参观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的外国留学生合影

首届三五将军文化月共和国将军林开园将帅后代合影

2006年5月5日在三五文化中心有幸和毛泽东主席嫡孙毛新宇博士和六位共和国将军合影

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年“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在哈尔滨电视台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奖

开国将帅林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记忆 > 探访“长清的延安”红色遗迹

探访“长清的延安”红色遗迹

2020年05月21日 23:58:5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访问量:2354 作者:刘斌
探访“长清的延安”红色遗迹
□本报记者 赵晓林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用三天时间在济南市长清区大峰山区域进行了深入采访,对这里的我党早期活动遗迹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并有一些新的发现———

  沿着220国道一路向南,在远远看到横架在国道上方的东风渡槽时,车拐进向东的一条公路,东拐西绕,记者与长清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刘斌一行的汽车驶进了一个村庄。村中的很多房子是用当地山上产的石头砌成,看上去颇有几分沧桑感。记者询问路边乘凉的一位姓曹的老大爷,魏金三的旧宅怎么走?曹大爷热情地带我们来到一座不起眼的老院门前,说这就是魏金三的房子,现在已经没有人住了,里面的房子都塌了。

  院子的大门锁着,上面贴的两副对联虽然有点破损,但红色还是显得非常显眼。两副对联分别这样写道:喜报英雄门第,春到光荣人家;烈士精神人人敬仰,革命传统代代相传。横批是“忠心报国”。

  一座不起眼的地窖,孕育了济南市第一个县级党支部;村民们希望有关方面把魏金三的老院子维修一下,一定要保护好这处红色遗址

  记者专程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是济南第一个县级党支部成立的主要成员之一魏金三的故宅,而只隔一条街的另一个院子里的一个地窖,则是闫楼长清临时党支部的诞生地。可以说,这里就是长清区革命之火的发源地。

  曹大爷又找来了魏金三的侄孙魏文广,说他了解不少魏金三的情况。魏文广指着老院子对记者说,这座老房子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里面的两间屋子都塌架了。说着又找人拿来钥匙,打开锁,领记者走进院子。院子很小,北屋和东西厢房确实都只剩下了墙壁,屋顶基本都塌了。只有院中的一株石榴树绿叶茂盛,显出几分生机。

  魏文广介绍了魏金三的革命历程。魏金三生于1913年,1929年到1934年,他在读中学时就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并在长清县匡李庄小学任教时,自编抗日救国教材,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后来在济南接触到许多进步青年和共产党员,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与济南高中学生共产党员陈梦还交往密切,并于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他多次回到长清指导抗日救亡工作,并发起成立“长清县人民抗敌后援会”,开展抗战宣传和支前募捐活动。1938年1月,与万晓塘、冯乐进、袁振等人在闫楼村成立中共长清县临时支部,他任支部委员。2月,在马湾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公开打出“长清抗日游击队”的旗帜。同年6月,中共长清县委建立,他任县委委员,不久,接任县委书记。1942年9月30日,日伪军数千人对第八军分区进行“铁壁合围”,魏金三在率部突围时牺牲,年仅28岁。

  刘斌告诉记者,魏金三和万晓塘1938年成立长清县临时党支部的地窖就在附近的一座院子里。魏文广说是,就在西侧一座院子里,说着又去把院子的主人叫来,打开大门让记者见到了那座曾经点燃长清区革命之火的地窖。

  这座院子当时的主人叫魏立政。地窖位于正房房门的东侧,入口很小,记者随同魏文广艰难地下到地窖里面,发现里面四壁空空,面积大约有6、7个平方,拱形券顶,最高处可容一成年人直立。窖顶上还垂有几根铁条,下端弯成圆圈,魏文广说这是挂油灯用的。

  这样一座不起眼地窖,竟孕育了长清区甚至济南市革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党的机构,具有重要的革命里程碑意义。

  村里老人告诉记者,从八年抗战一直到济南市解放,他们村里出了不少革命战士,牺牲的也很多。距离这不远就是大峰山,魏金三他们就是在那里和日本鬼子战斗的。村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把魏金三的老院子维修一下,因为这里是长清区最早的共产党遗迹,对于长清区的党建历史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这处红色遗址。

  大峰山被称为“长清的延安”,在这里工作过的干部中,有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万里、田纪云、段君毅等,成为将军和高级干部的不下400人,当年解放南京冲进总统府的26位勇士中,有17位来自大峰山

  离开这里,记者一行直接奔向了大峰山。因为这里是泰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清人民革命的摇篮,所以被称为“长清的延安”。

  车子驶进一座古式大门,我们就进入了已经被建设成旅游风景区的大峰山。风景区的有关负责人王一昆接待了记者。他首先把记者带到了大峰山党史展览馆,展览馆的整体面积并不大,共有4间展室。在第一展室,王一昆说,这间屋子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红色文物,因为这里是第一届中共长清县委及大峰山独立营办公旧址。而这是泰西各县建立的第一个县委。另外,1939年6月,长清县还率先建立起泰西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大峰山区和平阿山区一度成为泰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

  记者随同王一昆参观完后,才明白为什么大峰山被称作“长清的延安”了,因为这里曾经出现过很多令人振奋的名字和数字:

  抗战期间,在大峰山工作过的干部中,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万里、田纪云、段君毅等多人,将军和高级干部不下400人。上世纪70年代,当年全国八大军区中,有4个军区的司令员来自于山东大峰山,全国有7个省委书记在大峰山工作战斗过。

  这里曾经以“两最”闻名:一是1941年5月,日军独立混成旅团长土屋兵驻少将在长清被县游击队击毙,这是泰西抗日军民击毙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是山东抗日军民击毙的4名日军将级军官之一,也是整个抗战时期全国县级抗日武装击毙的唯一一个日军将级军官。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特通令嘉奖。《解放日报》于7月10日、《大众日报》于7月19日分别登载了这一喜讯;二是当年解放南京冲进总统府的26位勇士中,有17位是大峰山抗日时参军的战士。

  王一昆还告诉记者,在背后的山上,还存留着当时县委成立会议的旧址,那里原来是大峰山神慧圆通楼,就在这座小楼的二楼,举行了县委成立会议。这座小楼已经由长清区有关方面进行了整体维修,并成为进行革命教育的重要场所。另外还有当时魏金三等早期领导人带领革命武装进行游击战的遗迹。

  记者在参观时看到有关罗荣桓和大峰山革命根据地有很深的关系。1939年3月,陈光、罗荣桓率115师师部及主力一部,以东进支队的名义挺进泰西地区。在东平县常庄召开的泰西地区抗日积极分子大会上,罗荣桓传达了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北方局关于创建泰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指示,为解决115师军需经费,泰西地委发动各县募捐。长清县委号召全县人民“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根据地群众积极响应,所筹银元数量居泰西各县之首。

  在整个抗战时期,大峰山总共为革命输送过13.8万兵员,实际上成为我党的兵站基地;大峰山区域革命遗迹留存众多,且大多保存完好

  为什么当时这里党的建设和革命斗争做得如此出色呢?刘斌认为,首先是因为党组织坚强有力。再就是大峰山地势险峻,以险崖、古洞、名泉、幽谷著称,当时有吃、有住、能藏人,便于开展抗日活动。而且,山上有四个道观,道观间以复杂的地道相连,整个抗战期间,扫荡再严重,鬼子也没敢进入这四个道观一步,对于抗日武装隐蔽提供了保障。再加之以大峰山腹地广阔,人口众多,因此当时的大峰山,实际上成为我党的兵站基地。抗战初期115师进驻大峰山时,短短2个月就补充了整整5个营的兵员。在整个抗战时期,大峰山总共为革命输送过13.8万兵员。

  大峰山区域目前留存的革命遗迹还有很多,刘斌说,他们在多年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尤其是第三次文物普查当中,掌握了不少长清区的红色遗迹资料,像曾发生过类似于“狼牙山五壮士”的“卧牛山寨十五壮士”的卧牛山山寨、一门三英烈士墓、石麟山烈士陵园、黄家峪惨案遗址、下巴战斗遗址等等。

  记者在实地采访中感到大峰山地区的革命气息浓厚,而且大多数遗迹都保护得很好,而且每到一处都会遇到很多当地的村民,他们对于这些遗迹和革命先烈都很有感情,都会给记者讲一些自己知道的事情,并希望记者能把这些革命历史和遗迹好好宣传一下,别让这些先烈的革命事迹湮没掉,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先烈及其革命历史。

  毛泽东画像影壁群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时代文物和历史信息

  除了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遗迹,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了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遗迹,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修建的一批毛泽东画像影壁。对于这些影壁,刘斌做过详细的调研。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他跑遍了长清区的所有村庄,共发现毛泽东画像影壁共14处,而且这些影壁也大多分布于大峰山革命根据地周边地区,形制大体相同,只是细节有异。画像因长年风雨侵蚀,多已漫漶残失。

  在14处影壁中,最有时代特色、做工最为精美的是孝里镇北凤凰村的毛泽东像影壁。从远处看,影壁中间,“文革”时期绘制的毛泽东去安源画像虽然已经不存,但毛泽东像的轮廓还比较清晰。村里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这座影壁建于1954年,一直到70年代,每个村子都修建这样的影壁。

  刘斌说,经过测量,这座影壁宽4.4米,高6.5米,东西朝向,由台基、台身、台顶三部分组成。台基为须弥式,石砌,周边刻有“忠”字纹、向日葵、太阳、浪花、天安门、山河及“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红日照东方”等图案及字样。台身用砖砌成,水刷工艺装饰,东面绘毛泽东半身像,毛泽东作挥手示意状,两侧书“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西向绘毛泽东全身像,两侧书毛泽东诗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顶部饰有五角星及六面旗帜,并横书“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此影壁建造年代早,内容丰富,制作精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研究那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价值。影壁虽然有一些残损,但还是显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另一处比较特别的是广里村的毛泽东像影壁,它位于孝里镇广里村北,影壁东西向,石台基。记者看到,这座影壁为水磨石饰面,顶部布插三面红旗,正中饰一五角星,东向两侧阳刻“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画像已漫漶不清;西向两侧刻有毛泽东手书“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影壁中间还留有“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林彪”的字样,但下面隐约还能看出有黑体的毛主席语录。这也是该影壁的特殊之处,就是多个时代的标语叠压,不同时期的政治标语出现在同一影壁之上,具有典型的时代纵深感。

  另外,像原孝里供销社毛泽东像影壁、石岗村毛泽东像影壁、西辛村毛泽东像影壁、胜利村毛泽东像影壁、北黄崖村毛泽东像影壁等都具有一定的特色。

  为什么在这个区域还密集地保留有这么多的毛泽东画像影壁呢?对此,刘斌认为,一是大峰山地区是革命老区,革命氛围浓厚,老百姓的革命传统意识比较浓厚;再就是当地对于革命遗迹和文物的保护工作做得比较到位,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时代变迁,但人们对于这些遗迹依然存有淳朴的感情,所以,虽然一些影壁就处于具有开发价值的地块,但也没有被破坏,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时代文物和历史信息,也形成了独特的长清区毛泽东画像影壁群现象。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能探访到这么多我党的早期遗迹,了解到大峰山革命活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令人对于这一区域的革命历史感到振奋,也希望这种革命历史能永久地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后代能永远记住这段历史和那些奉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 (本文摄影/刘斌)


   原文2011.06.17刊发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文化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