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

王军馆长与来参观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的外国留学生合影

首届三五将军文化月共和国将军林开园将帅后代合影

2006年5月5日在三五文化中心有幸和毛泽东主席嫡孙毛新宇博士和六位共和国将军合影

纪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为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谱敬献花篮

2018年“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群体)颁奖典礼在哈尔滨电视台举行

王军荣获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奖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战役 > 三五文化网 | 千里奔袭妙运筹: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以少胜多

三五文化网 | 千里奔袭妙运筹: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以少胜多

2022年05月11日 15:15:35 来源:中国军网 访问量:5956 作者:宋海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每一部经过历史沉淀的军事著作,都是对当时历史条件下军事、政治斗争经验的总结,都是先贤智慧的结晶,都从不同角度揭示出战争的规律。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作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本重要著作。在书中,毛泽东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深入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人民战争的思想和战略方面的诸问题。他写道:“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

毛泽东创造了古今中外没有过的一套崭新的战略战术,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武库中的发展——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其精髓就是:在敌强我弱的现实状况下,诱敌深入是红军反“围剿”的基本战略方针;运动战是反“围剿”的基本作战形式;歼灭战是反“围剿”的基本要求……

回首历史,1931年6月到9月的仅仅3个月时间,红1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往返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疲惫敌军,避强击弱,速战速决,以少胜多,打了5个胜仗,歼灭国民党军17个团,共3万余人,其中俘敌1.8万余人,缴获各种武器2万件,粉碎了蒋介石亲自指挥的第三次军事“围剿”。

凝视时间的坐标,3个多月,100天的时间,历史的年轮里,人民军队这一段浴血奋战征程,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守望之旅、使命延伸之旅。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的终战——建宁一仗刚打完不到一个月,也就是6月21日,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即带着英、日、德等国的军事顾问来到南昌,亲任“围剿”军总司令,调集30万兵力,采取“厚积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战略方针,组织对中央苏区第三次更大规模的“围剿”。

目光穿越历史的烽烟,红1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军事“围剿”,是千里奔袭的神妙之战。其时,红1方面军3万余人远离原有根据地,正分散在闽西、赣南广大地区开展群众工作,一时没有集中起来。面对新的“围剿”,毛泽东从容不迫,决定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打破蒋介石这次大规模“围剿”。

时间的刻刀,在历史之壁雕凿。国民党军行动迅速,很快深入苏区腹地。这时,红1方面军主力向赣南苏区前部和腹部集中已来不及,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红军向赣南后部集中。7月10日,红1方面军主力冒着盛夏酷暑,以急行军的速度,到达兴国西北的高兴圩地区,完成了绕道千里,会师赣南的战略任务,为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

初夏时节,行走在兴国县西北高兴圩的崎岖山路上,红1方面军5天之内三战三捷,歼灭敌三个师的历史画面仿佛在眼前浮现。8月初,蒋介石发现红1方面军主力已转移到兴国地区,并判断红军可能西渡赣江,立刻集中9个师的兵力分路围攻过来,企图消灭红军主力于赣江东岸。

敌强我弱,毛泽东避实击虚,确定了“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可当红军主力在向富田开进途中,发现敌已有两个师先于红军到达富田。如果坚持预定计划,就要与敌军精锐硬拼,而且可能陷入敌人重围。

敌变我变,毛泽东、朱德果断改变计划,率领红军主力悄然返回高兴圩地区山林中,另寻战机。这一行动,暴露了位置,各路敌军纷纷杀向高兴圩,处境万分危险!

孙子云:“聚三军之众,投之险,此谓将军之事也。”毛泽东、朱德当机立断,决定将迂回敌侧后的战法改为中间突破,以红军主力向兴国东部的莲塘、永丰县良村、宁都县黄陂方向突进,求歼战斗力较弱的敌第3路军,尔后进击龙冈、黄陂,调敌人于运动中予以逐个歼灭。

诚如列宁所说,战争是一种形式繁多、千差万别,错综复杂的事物。人类从事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那样广阔活动的天地。

为隐蔽战略意图,造成敌军错觉,毛泽东命令红35军、红12军第35师和部分地方武装伪装成红军主力向赣江方向佯动,迷惑继续向西追击之敌。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8月5日,红1方面军主力巧妙地从国民党军第9师(在兴国江背洞)和第52师、60师(在兴国崇贤)之间20公里的空隙地带,翻越崇山峻岭,于6日午前到达莲塘、官田地区,跳出了敌军主力的包围圈。

随后,全军将士闻令而动,拉开了恢宏的战略反攻帷幕。8月7日,红1方面军主力在莲塘地区将敌第47师第2旅和由良村西出侦察的一个多营全歼,毙敌旅长谭子钧,取得初战胜利。随后,又在良村再歼国民党军第54师大部。良村战斗后,红1方面军主力以红3军佯攻龙岗,其主力探戈东进,在宁都黄陂再歼敌第8师4个团。

5天之内,红军三战三捷,化被动为主动。直到这时,损兵折将的蒋介石才如梦初醒,急令国民党军主力迅速东进,向红军主力的集中地君埠以东地区围攻过来。红1方面军再次处在被国民党军队重兵合围的危险境地。

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之光穿越古今、璀璨夺目,理论之力移山填海,克敌制胜。

一声令下,红12军军长罗炳辉率部佯装红1方面军主力,大张旗鼓地向东北方向佯动,一路扬旗吹号,铺撒“路标”,将敌军主力诱往东北方向追击。

一声令下,红1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乘夜色从正在东进的国民党军第1军团和第2路军之间10公里的狭窄缝隙中偷越而过,巧妙地跳出包围圈,向西返回兴国县境内隐蔽休整,待机歼敌。

历史的长河潜流深沉,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发现水道令人惊叹的转换。

当国民党军主力被红12军牵着鼻子东奔西跑,疲于奔命近半个月后,蒋介石才发现红军主力在兴国,并判断红军将进攻宜黄、临川,忙急令各路军返回北上追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毛泽东、朱德抓住敌军疲劳沮丧这一良机,指挥红1方面军主力打了两个胜仗。

气吞万里犹如虎,歼灭强敌奏凯歌。9月7日,黄公略率领红3军在萧克率领的独立第5师的配合下,首先在兴国与泰和县交界的老营盘战斗歼灭北撤的敌蒋鼎文第9师,全歼其独立旅三个团;9月15日,红1方面军主力在东固以南的方石岭全歼敌第52师及第4军团的炮兵团和一个步兵营。至此,敌“围剿”军各路纷纷退出苏区,第三次“围剿”又以国民党军的失败而告结束。

“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当红军将士把个体的命运与一支军队的初心和使命联系起来时,天地为之广阔,生命充盈荣光。

回望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每一寸红土地上都留下英雄的足迹,每一场战斗都浸透英雄的鲜血。

那些很远很远的牺牲,仿佛就在昨天。李实行,红3军团第1师师长,牺牲时仅29岁;曾士峨,红4军11师师长,牺牲时仅27岁;邹平,红5军第4师师长,牺牲时仅31岁。试想,如果没有英雄们的血性胆魄,红军如何能以劣势装备和兵力,无后方接应作战,战胜十倍之敌,粉碎敌人的“围剿”?英雄所在,即是力量所在、胜利所在。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在瑞金叶坪广场,矗立着“公略亭”。方石岭战斗后,黄公略率领红3军向东转移途中,在东坚固附近的六渡坳突遭敌机袭击,黄公略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3岁。消息传来,全军上下无不痛哭失声。

黄公略的牺牲,是红1方面军的重大损失,全军将士悲痛不已。9月16日,毛泽东在黄公略的追悼会上亲拟挽联一副:“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革命的担当铸就伟大的辉煌,英雄的热血谱写壮丽的华章。

眺望星辰大海,思考未来远景,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眺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路标早已竖起。世界一流,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更是一个实力指标。在世界强手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前排座次,不仅需要超“己”,还要超“前”,更要超“强”。

步履铿锵,是为了新的抵达。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我们正在运用科学思维推进强军事业,把博弈斗争的时局装入头脑、把战场争锋的态势悬挂心中,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朝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鸣镝声声催征,风展军旗如画!

作者为《江西日报》社高级记者

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三五文化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三五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65号
联络QQ:1360781304 网站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