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
2023年11月30日上午,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在贵州省遵义市毛泽东 张闻天 王稼祥住居。
毛泽东 张闻天 王稼祥住居
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位于遵义新城古巷寺,幸福港28号。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毛泽东同志、张闻天同志、王稼样同志居住在新城古式巷19号内。古式巷又名穆家庙,解放后更名中山北路一巷,1966年改名幸福巷。此房原为黔军旅长(同属川商边防军建制)易怀芝(易少荃)的私人官邸。张闻天同志、王稼样同志在此后住了10天左右(1935年1月9日至19日),是他们在长征途中滞留较长的地点之一。
历史活动
他们除参加了遵义会议外,毛泽东同志和张闻天同志还参加了在天主堂内举行的红军干部大会,并发表了讲话。1月12日,毛泽东同志出席了老三中操场上举行的群众大会,作了鼓舞人心的讲话。王稼样同志因伤重,行动不便,没有参加更多的活动。
遗址原貌
此房坐北朝南,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外表呈青灰色,其格局与遵义会议会址大体相仿,通面阔15米,通进深9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楼房基础高出地面约1米,大门正中是五级半圆形踏梯。歇山式屋顶,青瓦覆盖,前面坡开一“老虎窗”。楼的上下都有回廊环绕,廊柱顶塑有花卉、鸟兽形象。整幢楼房均置拱形鸳鸯窗,彩色玻璃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既壮观,又雅致。背倚遵义胜迹桃源山,楼房上下及四周有走廊环绕,走廊项壁塑有各种花饰。站在楼层走廊上,可以眺望繁华的丁字口以及葱翠的红花冈。
遗址现状
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2月,国家文化部文物局同意旧址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的组成部分。2001年,该旧址保护范围扩大,新建一幢两层楼房。楼下是“担架上的春光 遵义会议准备工作杂陈”,楼上是毛泽东像章展。2003年,遵义会议纪念馆请著名雕塑家在这里塑起了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在一起的雕像。2011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修复工作。
毛泽东 张闻天 王稼祥故居
房间分布
张闻天房间
从大门进去,右侧是张闻天的住室兼办公室。室内陈设一如当年,历历在目:一张老式大木床,铺着白粗布床单,一条灰色被子和一个包袱包裹着衣服做成的枕头,墙角放着一对公文箱,窗边是一张漆面已经剥落的九抽桌和一把木椅。整个房间陈设简单、朴实。反映了张闻天历来简朴的生活习惯和认真严肃的工作作风。
毛泽东房间
通过堂屋,沿着窄窄的楼梯上楼,顺着走廊往右走,便到了毛泽东的住室兼办公室。住室位置和陈设,是根据长征途中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多次会议复原陈列的。室内置放着铜架床、木靠背椅、茶几、军用电话机、铁皮公文箱、南壁窗下是一张红漆九抽桌,桌上放着马灯,军用地图、方形铜墨盒、楠竹笔筒里插着毛笔和红蓝铅笔,及一叠信纸,还有散磅热水瓶以及白搪瓷茶缸等物。
王稼祥房间
王稼祥同志住在楼上右前间,其陈设与毛泽东同志的住室大体相同。
其余楼上楼下的房间是党中央干部与警卫员的住室。
逸事
1、1934年12月20日,王稼祥忧心忡忡地问张闻天:“红军最后的目标是什么,中央定在什么地方?”张闻天说:“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这仗这样打看起来不行,还是要毛泽东出来,他打仗有办法,比我们有办法。”王稼祥当天晚上将张闻天的意见打电话告诉了彭德怀,然后又告诉了毛泽东。很快在刘伯承等几位将领中一一传开来,大家都赞成开个会,让毛泽东出来指挥。
2、长征开始后,王稼祥和毛泽东的担架走在一起,王稼祥在一篇遗作中深情的写到:“一路上,毛泽东同志同我讨论了一些国家和党的问题。他以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理来教导我,从而促使我能够向毛泽东同志商谈召开遵义会议的意见,也更加坚定了我拥护毛泽东同志的决心。
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简介
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和候补委员王稼祥住在这里。毛泽东、张闻天住在楼上,王稼祥住在楼下。长征中,这几位重要领导人常走在一起,住在一起,交流运筹,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3年10月,文化部文物局确定这里为遵义会议会址的组成部分。现作复原陈列。这幢楼房原为川南边防军旅长易少荃私邸。
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时讲话。
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
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个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关于选举的讲话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