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化网 | 向守志夫妇——战火中走来的将军伉俪
2021年07月08日 12:51:3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访问量:2818次
在我军历史上,夫妻共同参加抗日战争的为数不少。但在抗战时期都担任正县、团职职务,今天仍健在的则很少。而向守志上将与夫人张玲就是这样一对从抗战硝烟中走来,携手走过60年的将军伉俪。
“一二·九”卧轨请愿
看着眼前这位坐在藤椅上的瘦弱老人,很难想象张玲从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开始,就始终战斗在抗日的第一线。
1928年,大量的日货涌入中国,年仅9岁的张玲就和开封第四小学的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散发传单,抵制日货。“九·一八”事变爆发的那天,全校师生失声痛哭,这耻辱的一幕让张玲终身难忘。1935年“一二·九”震动了全国。当时的开封群情激昂,中共地下党也在活动。刚满16岁的张玲,是10个学生代表中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女代表,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
他们清早四五点钟出发,不顾饥寒,绕开封全市大街,高喊抗日口号。当时只要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排队到另一所学校门口去高喊抗日口号,那所学校的学生便会立刻排队出来,一同上街游行示威高喊抗日口号,奔赴省政府。
回忆往事,张玲激动、自豪:“在河南大学学生代表老大哥的带领下,我们10个学生代表进入河南省政府内进行谈判,提出条件后,我们回到游行示威的队伍中,奔赴南关车站卧轨,准备到南京直接提出抗日救国的要求。在滴水成冰的寒冬中我们坚持了七天七夜。”
这期间,张玲73岁的外婆冒着大风雪从开封市里来到市南关看望心爱的外孙女。老人对张玲说:“你们学生爱国我很支持,因政府部门派人来我家里,让动员你回去。我来看你是为了应付当局。”外婆在大风雪中受了大寒,回到家里后一病不起,于1936年2月离开了人世。张玲回忆见外婆的最后一面的情形时,含泪道:“当我匆匆赶到家中,看见外婆已经闭着眼睛,我泪流满面地拉着外婆的手,叫声‘姥姥’,她老人家立即睁开了双眼,用力捏着我的手叫声‘玲’之后,就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老人在病中一直不让家人告诉我,怕影响我们的活动。我最敬爱的外婆,是一位非常爱国的老人。”
从同学战友到革命夫妇
张玲的外婆、母亲、姨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她们对张玲的爱国行为给予了百分之百的支持,1937年秋天,张玲怀揣母亲给的盘缠,奔赴革命根据地太行山。在军政干部学校、太行党校高级班学习,1938年张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秋任辽县(后改为左权县)县委常委,1944年任平东县委书记。
向守志和张玲相识于太行区党委党校开展整风期间。1943年,太行区党委举办整风学习班,参加的对象主要是县团以上领导干部。
据张玲回忆,参加学习班前她就知道向守志打仗非常勇敢,不过当时太行山上战功赫赫的大有人在,她并没有特别在意向守志,两人只是一般的同学和战友。
整风开始时,向守志在二队,张玲在三队。向守志经常在大会上发言,张玲开玩笑地说:“当时我就觉得他怎么老爱发言啊。后来知道他要调到我们队当队长,大家还挺紧张,不知道这个带兵打仗的人到底怎么样。向守志来我们队看到我就问,‘张玲,你也在三队啊?’我心里想,这人挺奇怪的,经常见面,他不早就知道了嘛,多此一问。”
说起这段往事,张玲言语间流露的幸福丝毫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少。
同在一个队,向守志与张玲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过了一段时间,向守志和一些正在学习的同志被调往前方打仗,临别时,向守志对张玲袒露了心扉,希望两人能做朋友。张玲毫无思想准备,她以为只是谈工作,没想到向守志会直接向她表白心意。
“您当时就答应了吗?”“没有,我表示要考虑一星期。”很快时间到了,张玲终于答应了向守志,还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我们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反对老婆主义和大男子主义;衣服各洗各的……”
“那么到底是向守志哪一点打动了您呢?”“他朴实、真诚、丝毫没有官架子,平易近人。在队里学习的时候,不耻下问。最关键的一点,他爱干净。”张玲给出的最后一个答案让人有些意外,“爱干净?”“有些男同志可不注意个人卫生了,向守志不一样,勤洗手,衣服也都干干净净的,他那个牙缸都用块布盖着,怕落灰。从很多细节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素养。”
战地婚礼简单庄重
艰苦的斗争环境和频繁的战斗生活,使向守志和张玲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就是不打仗,虽然住在一个县里,但中间隔着大山,平时也很难见面。
1945年初,经刘伯承和邓小平同意,太行军区政治部批准了向守志和张玲的结婚申请。可一拖几个月,都没机会举行婚礼。
1945年5月25日,向守志带领全团官兵,执行攻打昔阳县城的任务,路上遇到张玲,已是晚上6点多钟。两人当即商定,举行战地婚礼。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向守志和张玲却没有邀请一个人参加,没有添置一件结婚用品。唯一的仪式是,两人面对毛泽东像,立下革命到底、相伴终生的誓言。张玲说:“我们结婚的那天,身边的警卫员都不知道,战争年代一切从简。第二天一早,向守志就带着部队奔赴战场了。”
婚后,夫妻俩南征北战,东奔西跑,不能经常在一起。有时在路上相遇,两人队伍走的却是相反的方向,话都说不上一句,就在马背上挥挥手,望一眼,继续前进。
永远不会失去信念
张玲和向守志结婚不久,解放战争打响了,夫妻远隔千里,各自忙于工作和战斗,长年难见一面,只要有机会就托人捎上一封信,双方在信中相互谈谈对国内外形势的看法,对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交流经验,鼓励对方为革命多作贡献。可以说,他俩的家也就在了各自的马背上。
1949年,解放大军攻入西南,十五军驻守川南剿匪,四十四师师长向守志率部驻守宜宾。张玲下了太行山,千里迢迢来到宜宾,不久,向守志就北上整训赴朝参战去了。在军人妻子的眼里,丈夫到前方作战已是家常便饭。虽然此去朝鲜相隔万里,流血牺牲在所难免,但这都是很平常的事,张玲早已习惯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她和丈夫共同的事业。为了这个伟大神圣的事业,他们早已准备好了牺牲自己的一切。张玲感慨地说:“直到1954年抗美援朝凯旋后,我和老向、孩子们才算有了个共同的家。”
1967年7月,向守志被任命为第二炮兵司令员,任职仅43天就被撤消二炮兵司令员的任职命令,而且还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并先后押送5个农场监督劳动。1969年底林彪发布了一号命令,在北京所有“黑帮”及其家属,都要清除出北京。张玲回忆说,就在这时,炮兵专案组宣布,让我和80多岁的老母及四个孩子三天内离开北京,到四川开县高山深谷中的毕山农村。
当时老大十六七岁,最小的孩子才十岁。我直肠癌刚动过手术,刀口都裂开了,外面就一层皮裹着,里面伤口渗出的腹水把肚皮撑得好像是透明的皮囊。但造反派不让治疗,还限时离开北京。那时我不知道向守志在什么地方,他去了哪里?全家都靠我了,所以我必须咬牙挺住,走就走,带上几箱子书,上路了。
到了农村我们全家都参加劳动,造反派还到农村叫我编造向守志的所谓“罪状”,我一概拒绝。因为气候潮湿,我又患了风湿病,瘫痪住院。造反派到医院让我快出院返回农村。直到1972年初知道林彪摔死后,我才带着孩子出四川到湖北,向老部队同志打听老向的下落。
那是1972年春节,我带着孩子,在驻马店农场与老向团聚了。我们分离了5年,凭借着彼此的信念,终于又见面了。我们各自在内心都坚信我们的党迟早有一天会拨乱反正,所以遇到再大困难,我们都不会失去信心,相信一定会有见面的时候。
1988年9月14日,这一天将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史册,这一天也是向守志人生历史上最光荣的一页。这一天,中央军委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予17位上将军官军衔仪式。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授予向守志上将军衔。
摘自《同唱革命歌》方国书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7月版
编辑:张惠